那些“活”在哈佛图书馆里的稀缺颜色 比黄金还珍贵
赤橙黄绿青蓝紫,大家都知道这是彩虹的七种颜色,我们也能轻而易举的获得这些颜色,但是世间的颜色具体有多少种没有人敢肯定的说出来,与大家讲述一个色彩的故事。
保存在哈佛图书馆的稀缺色
你可以在五金店细细挑选不同颜色油漆的样品,翻阅潘通色卡,或者对着电脑软件的色彩盘纠结半天,直到你找到真正喜欢的颜色。但在几个世纪前,要想找到一款让你满意的颜色可没这么简单,你可能需要长途跋涉地去到阿富汗一处偏远的矿床——如果你想找天青石色的话。天青石因其亮蓝的成色而价值不菲,在中世纪时,它甚至比黄金还要昂贵。
人类使用颜料的历史要追溯到史前年代。我们对于古人在使用颜料方面的了解主要来自爱德华·福布斯(Edward Forbes),他是一名历史学家,同时担任过1909年至1944年间哈佛大学福格艺术博物馆(Fogg Art Museum)的馆长。福布斯被认为是美国在艺术维护(art conservation)方面的奠基人,他在全球各地收集不同的颜料,只为了鉴定几幅意大利古典绘画。在这些年间,他一共收集了超过2500种不同颜料的样本,后来被人们称为“福布斯颜料集”(Forbes Pigment Collection)。每一种颜料都标明了自己的产地,生产方式以及用处。
一副爱德华·福布斯的画像,具体时间不详
如今这套颜料集更多地被用在科学研究上,作为与未知颜色进行比照的颜料标准。Narayan Khandekar是哈佛艺术博物馆下斯特劳斯保护和技术研究中心的主任,这套颜料目前由他保管。在过去的十年里,Khandekar把更多的现代颜料加入了这套颜料体系中,以便于更好地研究20世纪及当代的艺术。
自从画家们开始和那些专门贩卖染料和颜料的商家们开始合作后,艺术界发生了很多的变化,绘画的商业化让画画过程也变得不同。“现在的艺术家们为让自己脑海里的概念完整的变为现实会使用任何材料。”Khandekar说,“那可能会是一块塑料、一罐头食物,可以是任何材料。我们需要辨别许多不同的工业化生产出的原材料,以及许多专门为艺术家的需求所生产出来的东西。”
福布斯颜料集中的颜料来自全球各地,其中一些仍然被储存在原始的精美玻璃容器中。
Jenny Stenger, President and Fellows of Harvard College Khandekar把自己的研究以及对颜料的分门别类描述成了一种类似于侦探的工作。“我们使用的工具,以及使用方法和法医使用的完全一样。”他说,“我们会检查原材料,找出它的主要成分来辨别出它的原产地。”只不过Khandekar和他的团队使用的工具不是DNA分析仪,而是像拉曼光谱法(Raman spectroscopy)、质谱分析、气相色谱分析以及电子显微镜分析等科学技术来精确测量出颜料中的化学成分。
斯特劳斯中心收藏了大量的颜料来帮助他们进行研究和保护工作
Peter Vanderwarker 举个例子,在2007年,他们曾经帮助辨别过一副名叫“rediscovered”的杰克逊·波洛克(Jackson Pollock)画作的真伪。在经过颜料检测后,他们发现画中有一种特别的红色颜料是在波洛克死后20年才被生产出来的——254号红色,它是一种化学反应的副产品,最早的记录在1974年,别名是“法拉利红”。
“每一种颜料有着它自己的故事。”Khandekar说。在了解到这一点后,我们请他分享了10种福布斯颜料集中最稀有也最有趣的颜料背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