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现第三例寨卡病毒 孕妇应该更为谨慎
寨卡病毒的入侵搞得人心惶惶,中国出现了第三例寨卡病毒的患者。面对寨卡病毒的肆意入侵在医学上还没有特效药进行防治,特别是对于孕妇来说更是个很大的威胁。
第三例寨卡病毒
寨卡病毒又来中国了
第三例寨卡病毒:寨卡病毒又来中国了
记者19日从国家卫生计生委获悉,浙江省确诊一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这是继江西和广东分别确诊一例病例后,中国内地确诊的第三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
据了解,浙江确诊的这名患者为男性患者,浙江省义乌市人,2016年2月2日起程赴斐济和萨摩亚旅游(斐济和萨摩亚为疫情发生国),2月15日返回义乌市。患者自诉在回国途中出现无明显诱因的发热、畏寒等症状,在萨摩亚旅行期间有蚊虫叮咬史。浙江省卫生计生委根据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关于患者入境时健康检疫、检验的相关信息通报,立即组织开展应对工作,将患者转运至义乌市医疗机构隔离治疗。2月19日,中国疾控中心复核检测患者标本寨卡病毒核酸阳性。专家组根据患者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患者标本检测结果,确诊该病例为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
目前,该患者仍在医院隔离治疗,体温正常,病情已明显好转。浙江省卫生计生委按照寨卡病毒病防控相关要求和诊疗方案,组织流行病学和临床治疗专家,积极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病例隔离治疗、宣传教育、风险评估等工作,加大疫情和蚊媒密度监测力度,切实防范疫情扩散蔓延。
专家认为,寨卡病毒病属于蚊媒传播疾病,主要是通过伊蚊叮咬感染。目前浙江省正值冬末春初,尚未进入伊蚊活跃期,因此,此次输入病例引发传播并进一步扩散的风险较低,民众无需恐慌。
中国出现第三例寨卡病毒
深圳口岸检出我国大陆第三例输入性寨卡病毒确诊病例
2月14日下午,深圳检验检疫局在深圳皇岗口岸入境旅客中检疫发现1例来自萨摩亚的发热旅客,经2月15日深圳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实验室初筛、2月16日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复核确认,该病例为我国大陆第三例输入性寨卡病毒感染病例。
2月14日16时48分,检验检疫人员在对入境旅客实施红外热成像体温监测时,发现一名男性旅客体温偏高。工作人员立即按规范做好个人防护,对其实施医学排查,结果显示该患者38岁,中国国籍,长期居住在浙江省义乌市,水银体温计复测体温38.5℃,有咽红症状,自诉有头痛症状。经进一步流行病学调查,其2月2日从杭州出发,经香港、斐济转机赴萨摩亚旅游。14日,其从萨摩亚出发,经斐济转机到达香港,从皇岗口岸入境。深圳口岸检验检疫人员按规定采集血样检测,要求其做好防蚊保护,嘱其尽快入院诊治,并将相关信息转交卫生计生部门进行追踪。
2月15日,经深圳检验检疫局下属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检测,该旅客样本寨卡病毒核酸阳性。按照疫情防控方案,深圳检验检疫局立即联系该名旅客,告知病情,并嘱其尽快就地就医;立即调查与该旅客同行出国旅游32名团员的行程信息、健康状况等。同时,将相关情况报告质检总局,按照联防联控机制要求通报广东省卫生计生部门,科学做好联防处置。据了解,该旅客于2月16日在当地医院接受诊治。2月16日,经疾控部门复核确认,该旅客样本寨卡病毒核酸检测为阳性。
据介绍,寨卡病毒病的潜伏期尚不清楚,可能为数天。寨卡病毒病的症状包括发热、皮疹、结膜炎、肌肉和关节痛等,症状比较轻微,且被寨卡病毒感染的人员,80%的为隐性感染,仅有20%的人出现上述症状,且症状较轻微,一般持续2-7天自愈。寨卡疫情开展调查发现,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寨卡病毒与新生儿小头畸形症之间存有关联。
当前,全球寨卡病毒疫情仍在持续发展,检验检疫部门将继续加强疫情监测与联防联控。检验检疫部门提醒旅客:出境前应向当地检验检疫机构了解目的地寨卡病毒疫情流行情况,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并做好个人防护,特别是孕妇和计划怀孕的女性,应谨慎前往寨卡病毒流行国家或地区。来自巴西、哥伦比亚、苏里南等有病例报告国家的人员,如有发热、头痛、肌肉和关节痛及皮疹等症状者,出入境时应当主动向检验检疫机构口头申报。入境后出现上述症状者,应当立即就医,并向医生说明近期的旅行史,以便及时得到诊断和治疗。
寨卡病毒流行区
孕妇应谨慎前往寨卡病毒流行区
据悉,深圳是全国最大的口岸城市,有 13 个海陆空口岸联通港澳、通达全球,日均出入境旅客近 60 万人次,传染病疫情传入风险大,口岸防控工作量大、压力大。2015 年 10 月,该局建立寨卡病毒检测方法。2015 年 10 月 8 日至 2016 年 2 月 20 日,共检测排查 295 份血液样本,除 1 份检出阳性外,其余均为阴性。
据介绍,寨卡病毒病的潜伏期尚不清楚,可能为数天。寨卡病毒病的症状包括发热、皮疹、结膜炎、肌肉和关节痛等,症状比较轻微,且被寨卡病毒感染的人员,80% 的为隐性感染,仅有 20% 的人出现上述症状,且症状较轻微,一般持续 2-7 天自愈。寨卡疫情开展调查发现,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寨卡病毒与新生儿小头畸形症之间存有关联。
当前,全球寨卡病毒疫情仍在持续发展,检验检疫部门提醒广大旅客:出境前应向当地检验检疫机构了解目的地寨卡病毒疫情流行情况,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并做好个人防护,特别是孕妇和计划怀孕的女性,应谨慎前往寨卡病毒流行国家或地区。来自巴西、哥伦比亚、苏里南等有病例报告国家的人员,如有发热、头痛、肌肉和关节痛及皮疹等症状者,出入境时应当主动向检验检疫机构口头申报。入境后出现上述症状者,应当立即就医,并向医生说明近期的旅行史,以便及时得到诊断和治疗。
寨卡病毒
寨卡病毒通过蚊虫的叮咬导致很多孕妇生出了小头症的宝宝,面对这一系列医学上的灾情大家不能坐以待毙。大家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战胜这个病毒的入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