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h5n6禽流感? 冬春交替禽流感风险加大
当寒冷来临的冬天,h5n6禽流感又开始肆无忌惮地活跃起来了,最近深圳一名患者死亡成为大家关注的话题。对于禽流感现在还没有有效的疫苗,如何预防h5n6禽流感?只能从日常的小事做起。
如何预防h5n6禽流感
广东省卫生计生委12月23日通报,在常规监测中,从1例重症肺炎病例中检测出H5N6亚型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12月22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一步复核检测结果为H5N6亚型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12月23日,国家卫生计生委组织专家进行会诊和研判,结合病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结果以及流行病学史,诊断该病例为人感染H5N6亚型禽流感病例。患者为男性,58岁,现住广州市番禺区,有过近距离活禽接触经历,目前病情危重,在广州市的定点医院收治住院,该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均无异常表现。截至目前,在患者常去的市场进行外环境采样检测,尚未发现阳性样本。
2014年5月6日,据四川省卫计委通报,四川省确诊了1例人感染H5N6亚型禽流感病例,全球首次发现该病毒感染人类。H5N6亚型禽流感病毒曾在德国、瑞典、美国及我国台湾地区的鸭和野鸭中分离到,多为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2014年以来,在我国四川省南充市、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以及老挝和越南,在禽间发现了H5N6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
目前,北京市建立了完善的人禽流感监测体系,包括: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人禽流感病例监测、流感样病例监测、流感病原学监测、禽类相关职业暴露人群监测和禽类外环境监测等。拥有检测禽流感病毒的能力。目前,我市尚未发现人感染H5N6亚型禽流感病例。
预防h5n6禽流感
冬春交替,禽流感感染风险加大
广东多年禽流感监测提示,随着气温的转变,禽流感(H5,H6)将会活跃起来;近日广东省确诊了一例人感染H5N6禽流感病例,也提示今冬明春新一轮人感染H5N6禽流感高发季节即将来临。ZOONO专家评估认为,今冬明春广东存在发生人感染H5N6禽流感散发病例的风险。
鸡禽统一屠宰,政府积极预防
今年11月,广东省疾控中心就发布禽流感风险提醒。为防止H5N6“卷土重来”,专家建议未雨绸缪采取预防措施,如严格落实活禽交易市场“1110”、推广冰鲜鸡等等。本月15日,广东省政府已正式发布了《广东省家禽经营管理办法》,将在全省推广“集中屠宰、冷链配送、生鲜上市”制度,并于明年1月15日起正式实施。
禽流感潜伏期为7天,临床症状有发热、咳嗽、流涕、鼻塞、咽痛等。病情发展迅速,后期症状胸闷、呼吸困难、气短、咳痰。重症者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伴有胸腔积液、脓毒症。部分重症者心肌损伤、应急性溃疡、昏迷、休克等。出现症状者要立即与人群隔离开来,否则疾病会传染给他人。
禽流感传播途径
如何预防h5n6禽流感,禽流感传播途径具体如下:
1、呼吸道传播:飞沫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之一。病者与正常人接触后,在交流时很容易将疾病传染给正常人。人身体越虚弱,抵抗力越低,感染疾病的机率越高。感染疾病后,若不被隔离,在密集人群中工作,很容易将疾病传染给周围人,导致发病区域进一步扩大。
2、饮用受病毒污染的水:人在不经意时饮用了不卫生的水,若水被病毒污染,就会患病。患病者被隔离开来,医务人员又没查出病因。那么,其他人再饮用受病毒污染的水,也会感染禽流感。如此循环,发病者越来越多,疾病不受控制地大范围出现。
3、接触感染的禽类:菜市场是感染疾病的重要区域。很多宰杀禽类的档主接触病禽后,很容易得病。但并非所有的禽类都患病,只是部分一两只患病,但宰杀者并不知道是哪一只。若不做好防护措施,突然发病的情况会出现。为防治疾病,宰杀禽类的档主应到专业医院注射抗病毒疫苗,增强自身抵抗力。
如何预防h5n6禽流感
多种禽流感暂无疫苗,如何预防h5n6禽流感
1、尽可能减少与禽类的接触;
2、到正规市场购买经检疫的禽类;
3、不吃未完全熟透的鸡蛋、鸡肉;
4、多参与体育活动,多锻炼身体,保证充足的睡眠,增强自身体质;
5、每天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
6、出现打喷嚏、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时,要用纸巾、手帕掩盖口鼻,预防感染他人;出现发热、咳嗽、咽痛、全身不适等症状时,应戴上口罩。
7、如果病情加重应佩戴口罩及时到医院发热门诊就医,并告之医生近七天有无禽类接触,以及是否去过禽流感疫区。
如果发生类似的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不要等到严重的时候就无力回天了。先要抵抗病毒最重要的还是提高自身的抵抗力,这样才能不被病毒侵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