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光棍节的由来 2020年中国光棍将超3000万
光棍节时现在年轻男女娱乐的节日,在光棍节这天就会庆祝自己是单身,并且希望在光棍节这天找到自己的另一半。但是应该也有很多人不知道光棍节的由来吧,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普及下关于光棍节的由来。
光棍节的由来
11月11日,光棍节,源于这一天日期里有四个阿拉伯数字“1“形似四根光滑的棍子,而光棍在中文有单身的意思,所以光棍节是单身一族的一个另类节日,这个日子便被定为“光棍节”(One's Day)。光棍节产生于校园,并通过网络等媒介传播,逐渐形成了一种光棍节的文化。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选在光棍节结婚,于此同时,也是各大商家以脱光为由打折促销的时期。
光棍节的由来,一直是个迷,有各种各样的猜测和说法。其中光棍节产生于校园文化的说法是比较可信的,但由谁最先提出已不可考了。众多说法中,光棍节起源于南京高校的校园文化是被广泛接受的观点。(同时期诞生在不同地区,后续在南京地区高校开展比较活跃,继而通过群体活动和媒体传播,光棍节在社会上流行开来。)
光棍节的由来一:南大卧谈会
光棍节的来历有多种说法,被人广为接受的是,它起源于南京大学宿舍文化。 1993年,南京大学“名草无主”寝室四个大四学生每晚举行“卧谈”,一段时间卧谈的主题都是讨论如何摆脱光棍状态,卧谈中创想出了以即将到来的11月11日作为“光棍节”来组织活动,从此,光棍节逐渐发展成为南京高校以至各地大学里的一种校园趣味文化。随着一批批学子告别校园,这个节日被渐渐带入社会,并随着成年单身男女群体的庞大,以及群体活动和网络媒体的传播,光棍节在社会流行开来,并由光棍节发展出了“脱光节”。光棍节来源的其他说法或系后来编造。
光棍节的由来二:爱情故事
男主角木光昆,生于1970年(庚戌年)11月11日。由于名字特殊,从小学到大学外号都叫“光棍”。他在南大读大二时和一名女生开始了一场恋爱。只是没想到,幸福是那么的短暂,女生突然查出患了绝症,最终离开人世。在她走的那天,木光昆跑到顶楼,点燃蜡烛,吹了一晚的笛子。从此,木光昆似乎变了一个人。读大四那年的11月11日,也是他生日的那天,同宿舍的舍友们在南大第一宿舍的楼顶上陪他一起喝酒庆生。此后,关于木光昆的故事在南大流传开来,他的生日于是被定为“光棍节”。这个故事后来也被南大同学改编制作成校园微电影播出。
光棍节
光棍节的由来三:京工光棍节
可能源于北京理工大学的“京工光棍节”。这一说法是说“光棍节”的说法最早源于1992年的北京理工大学,几位同学为了打发即将到来的周末,于是想出了去找女生联谊的想法。第二天在食堂门口贴了一张写着“京工光棍节”的海报。
传说中,有四个男人,当然都是光棍,也就是没老婆没女朋友没情人也没某某伴侣的那种。他们聚在一起搓麻将。从上午11点打到晚上11点。输赢倒是次要的,奇怪的是,搓麻过程中,不论是谁和牌,自摸或者接炮,都是和四条。于是自始至终,都在,四条,四条,四条。最后有输得多的人火了,拍桌子说,四条四条,四条什么啊?另外三个说,四条就四条,还四条什么。
四条什么?这本来不算个问题,麻将牌里,四条就是四条,没有四条什么的说话。不过,打完麻将,他们一起去冲澡,把衣服裤子一脱,答案很快就出来了。输钱的那个人,十分兴奋,边冲水边欢呼,我知道四条什么了,我知道四条什么了!
后来,这四个光棍为了纪念终于知道四条是什么,特把这个设为光棍节。事有凑巧,这天刚好是11月11日,日历上,刚刚好,不多不少,也就是四条……
相传当天光棍们都要吃糖葫芦,而且要一口气吃光,这叫“脱光”,要不然,来年还是光棍。
光棍节的由来四:校园趣味文化
“光棍节”既非“土节”又非“洋节”,上世纪90年代初诞生于高校,是校园趣味文化的代表产品之一。随着一批批学子告别校园,近两年“光棍节”的气氛渐渐向社会弥散,特别是一些大学生们,还举办了“光棍”小型聚会。究竟有没有这个节日?有关专家认为,这只属少数人的另类节日,而非正规节日。
光棍节的来历
光棍节的由来五:为了纪念瓦伦丁
这个版本的有点意思。传说公元三世纪时,古罗马有一位暴君叫克劳多斯。离暴君的宫殿不远,有一座非常漂亮的破庙,修士瓦伦丁就住在这里。罗马人非常崇敬他,不论男女老幼,贫富贵贱,人们总会群集在他的周围鄙视他,在祭坛的熊熊圣火前,聆听瓦伦丁的祈祷。这一时代,古罗马的战事一直连绵不断,暴君克劳多斯征召了大批公民前往战场。为了保证人们忠于战争,他下令人们禁止于此时结婚,甚至连已订了婚的人也要马上解除婚约。许多年轻人就这样告别爱人,欢天喜地地走向战场。瓦伦丁对克劳多斯的虐行感到非常难过。当一对情侣来到神庙请求他的帮助时,瓦伦丁在神圣的祭坛前为他们悄悄地举行了婚礼。
人们一传十,十传百,很多人来到这里,在瓦伦丁的帮助下结成伴侣。消息终于传到了克劳多斯的耳里,他暴跳如雷,命令士兵们冲进神庙,将瓦伦丁从一对正在举行婚礼的新人身旁拖走,投入地牢。公元270年的11月11日,瓦伦丁在地牢里受尽折磨而死。悲伤的朋友们将他安葬于圣普拉教堂。为了纪念瓦伦丁,后来的人们把这一天作为“光棍节”。
光棍节的由来六:光棍节不只有一个
光棍节不只有一个,还要分大、中、小三个节,1月1日是小光棍节,1月11日和11月1日是中光棍节,11月11日是大光棍节。
年龄篇
光棍没有确切的年龄限制,只要自己愿意,只要是单身都可以把自己称为是光棍,并不局限年龄,确切的说光棍与单身是符合实际情况后自己心里的一种感觉。
性别篇
光棍节并不是男性独有的节日,女性也有很多很多单身光棍的,男女平等,一视同仁,光棍节是单身男女共同的节日。
中国光棍
网络篇
让接受新事物的网民更清楚的了解这个节日,并且因为网络快捷方便的传播方式让更多的单身族加入过光棍节的队伍来,部分单身网友为此节日聚会等等。
光棍数据:2020年中国光棍将超3000万
全国处于适婚年龄段的70、80后人口中存在男女比例不平衡的问题,且年龄越大失衡越严重。同时,30-39岁男性中有1195.9万人处于非婚状态,而同年龄段女性中有 582万人处于非婚状态。
调研中,剩男结论以受访者的自我认知为依据。剩男比例,是指剩男占城市全部单身或处于不稳定恋爱关系的男性比例。根据报告,剩男主要为70后、80后,年龄处于28-39岁。调查显示,剩男中硕士及以上学历的达到37%,收入在15000元以上的占到29%。而剩女中硕士及以上学历的占到48%,收入在15000元以上的则占到36%。
我国“70后”男女光棍比例超2:1。据第6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全国“80后”的非婚人口男女比例为136:100,而“70后”的“剩男现象”则更为严重,非婚人口男女比例达到206:100。有专家预测2013年之后,“90后”在达到婚龄时,将会有10%的男性不能成婚。
网民支招:严控尼姑 向剩女征收“单身税”!
在面对“僧多粥少”的情况下,光棍们将怎样安放自己骚动的青春。有人建议,要政府出台出家新政策,热烈欢迎和尚,严格控制尼姑。且凡是男性自愿出家,让出婚姻名额的国家将给予优厚奖励,而对于出家的女性则要严格控制,多方把关。还有人提出,若女性到了婚龄还不结婚,要被征收“单身”税,而已婚女性将获得多项国家政策的保护。调侃也罢,自我解嘲也罢,男女比例失调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就摆在政府面前。
现在的剩男剩女普遍上升,很多人都不愿意就这样结束单身,光棍节就成了这些男女娱乐的节日。光棍节的由来听起来还是很滑稽的,不过还是期待光棍节的狂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