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带领品牌再创高峰(2)
脱离健力宝重回巅峰
1994年9月,健力宝集团下诞生了健力宝运动服装公司。之后更名为李宁体育产业公司,开始了李宁新篇章。而从93年到96年,前后四年时间,李宁公司每年销售收入增长幅度都在100%以上。1996年,“李宁”实现了截至当时的历史最高销售额6.7亿元。33岁的他,在生意场上告诉了所有人他重新站起来了。
1996年初,李宁将公司总部从广东迁到了北京,并更名为李宁运动服装公司。此后,李宁公司一路高歌猛进,2000年签约法国体操队、2004年签约世锦赛冠军西班牙国家篮球队、2005年初成为NBA官方合作伙伴。其后,“李宁”又成为瑞典奥委会官方合作伙伴……
2004年,李宁集团在香港联合证券交易所上市。李宁家族控股46%,其身家高达16亿元。那天,他面对媒体淡淡地说道:“我不是一个明星偶像,我只是一个拥有十几年企业经营史的企业家,一个商人。”从1988年到2004年,李宁只用了16年,就成功完成了自己的人生转型。
2008年8月8日,由“体操王子”李宁以“空中飞人”的方式点燃了设在国家体育场鸟巢的北京奥运火炬台,奥运圣火点燃的刹那,全场沸腾欢声雷动,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李宁身上。从北京奥运申办成功之日起,李宁主打“北京奥运”概念,最终在2009年以84亿元的年销售额超越阿迪达斯,占据国内体育市场第二名,直逼领头羊耐克。这一次,45岁的李宁终于重新站上巅峰。
李宁服饰宣传照
遭遇危机放弃所爱
从世界冠军到落寞退役,之后下海经商,再次登上巅峰。20年的轮回,李宁完成了一次华丽的“大回旋”。可是北京奥运之后,这位“体操王子”却又再次落脚不稳,在生意场上迎来了他人生的又一次危机。在随后的转型期,“李宁”遭遇迷茫,不但亏损严重,还失去了国内的霸主地位,被安踏、特步等福建系品牌迎头赶上。
2010年,李宁公司更换标识,提出了新理念,将受众锁定在90后。同时产品线也在时尚和专业体育领域犹豫不决,这导致李宁公司不仅失去了许多70后、80后忠实顾客群,还陷入了更大的库存泥潭。从这之后,李宁在去库存的过程中出现了汹涌的“关店潮”,而这一趋势至今还没结束。就这样,一场品牌变革却演变成了品牌自救。
2014年8月14日,李宁公司宣布了上半年业绩,集团上半年实现收入31.37亿元,较去年同期上升8.0%,毛利润14亿元,同比上涨10.51%。但亏损由去年同期的1.84亿元扩大至5.86亿元。财报数据显示,较高的存货、呆账拨备和人力成本是影响李宁本期业绩的主要因素。目前,李宁仍在挣脱库存泥潭,因此不得不放弃与国家体操队长达23年的的战略合作。
谈到与体操队“分手”,李宁本人颇为伤感,“对我本人来说,这个决定压力巨大,体操是我生命的一部分,我也很痛苦。但是我不得不做出这个选择,因为这对公司来说是正确的选择。”51岁的李宁,为了公司发展而放弃自己所爱,是不得已而为之,如今的他脸上更多的是沧桑和无奈。
不过,李宁公司副主席金珍君最近表示,旧库存已经清理逾半,其中两年以上库存几乎清理完毕,一年以上的只剩约两成。同时,新品销售增长超过20%,增长较快。“李宁”危机似乎正在逐渐化解。
从1984年被封“体操王子”到2014年遭遇重大危机的沧桑李宁。30年的时间,他经历了人生成功与危机的两次轮回,这位曾经的民族英雄,在摔倒之后,仍能重新爬起创建令国人引以为豪的民族品牌。我们也希望能够看到,下一个轮回李宁还能带着自己的品牌再次走上巅峰。
第1页:纵观李宁30年人生两起两落 第2页:李宁带领品牌再创高峰 第3页:李宁的个人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