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导航 导航

男人窝 > 人物 > 正文

高瓴资本集团张磊如何成为百亿先生

编辑:小男2014-09-18 16:06:01

  也许提到张磊你或许想起演员张磊,但是此次我们说的是另一个张磊,他便是高瓴资本集团的创建人。我们来看看这位名不见经传的人物,是如何创下一个个神话呢?

  提到张磊相信耶鲁大学的人无一不晓,但是离开耶鲁,张磊则显得名不见经传。然而他却在中国掌管一家资产达130亿美元的基金————高瓴资本(Hillhouse Capital),主要投资中国的互联网创业者与初创公司。该基金的名字就来自纽黑文的一条大街,它距离耶鲁投资基金办公室原先所在地只有一街之隔。该办公室掌管着耶鲁大学总额达200亿美元的基金,正是在此实习时,张磊开启了自己的金融生涯。

  把张磊与美国上世纪70、80年代的金融家相对比,后者创办了KKR与黑石(Blackstone)等庞大的上市私人控股公司,然而张磊本人不愿与他们相提并论。张磊创办了自己的投资公司,成为首批支持中国大陆互联网创业者的私募基金公司,也许把张磊与硅谷的风投资本家相提并论更为契合。

  1972年,张磊出生在中国中部河南省驻马店市(Zhumadian)的一个村庄,他的家境并不算富裕;后以全省高考总分第一的成绩考入人民大学(Renmin University),学习金融专业。

  他曾想到国外攻读研究生,却苦于囊中羞涩。“我向美国大学的研究生院递交入学申请的理由很简单————我了解到它们是唯一能提供奖学金的研究生院。”他用略带美国口音的英文解释道。“我得到了耶鲁大学的奖学金。不幸的是,到了耶鲁后,我才得知自己得到的只是一年期奖学金(整个研究生阶段为期三年)。我急需找到工作,最后我在耶鲁投资办公室找到了一份实习生工作。”

  史文森在这位真挚的学生身上看到了蕴含的巨大潜质,于是教给他各种投资技巧。在耶鲁求学时,张磊就把史文森的著作《机构投资与基金管理的创新》(Pioneering Portfolio Management, An Unconventional Approach to Institutional Investment, 2000)译成了中文,在此文中他开创性地将“fiduciary”和“endowment”这两个词翻成中文的“信托”和“承兑”。

高瓴资本集团创建人张磊

  在耶鲁时,张磊如饥似渴地博览群书。“当我获悉企业年报是免费提供时,就向标普500的每家公司发文索要年报,”他说。“让我难以置信的是,这些年报竟然是免费的,从管理层讨论公司经营以及资本与股本投资回报的这部分内容中,我受益匪浅,这是非常好的培训。”

  他说自己曾一度对实习生工作感到了绝望,于是赶到波士顿一家管理咨询公司去面试。这场面试注定无果而终。由于囊中羞涩,张磊预先要求公司支付其来回路费,而不是事后再报销,要知道,事后报销乃是通行做法。“对方问了我某公司应在某一设定区域内建多少家加油站的典型实例。我则反问对方,‘消费者为何需要加油站?’”

  “仔细想想,这并非愚蠢问题。加油站的作用是啥?能改作它用吗?比方说,这个地段是否更适合开杂物店?能转行吗?比方说由于电动汽车普及而不再需要加油站。但面试我的那位老兄同情地看着我说,‘您可能欠缺当咨询师的能力。’‘一回游’的面试我参加了真不少,但收到复试邀请的则廖廖无几。”

  这段有趣的往事揭示了高瓴资本的投资理念。“我们一直专注于公司的长期表现,”张磊说。“我们只问最基本的问题,而这通常能让我们得到与众不同的洞察力。”

  张磊在七岁时就展露出经营天分。他家的房子位于京广铁路(广州是中部南方的最大城市)的火车站旁边。放暑假时,张磊就在车站旁排上小椅子,把自己的连环画书租给候车旅客以及散步者看。

  就在高中生张磊考入人民大学的那个暑假,他扩大了自己的租书生意。1990年,邓(Deng Xiaoping)仍掌握着中国的最高权力,全民争先恐后地挣钱————各种新杂志都专门登载如何快速致富以及如何到深圳(Shenzhen)等飞速发展的经济特区创业的故事,深圳在辟成经济特区前10年,还是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张磊大量购进此类杂志后再转手倒卖。

  张磊回忆称:“刚开始租书时,我曾遭遇库存问题,而且我发现自己挣的钱都花在给人买水喝上了。于是我决定只订少量杂志,然后看看哪些杂志好卖。并且我还开始卖矿泉水、方便面以及湖南腊肠。如果几样东西都买的话,我会相应打个折扣。”开学到北京时,这位经验丰富的推销员已净挣了800元人民币(当时约合170美元)。

  张磊说相对而言,自己的童年生活无忧无虑。他的父母那一代人经历过文革(cultural revolution),但他1972年出生时,文革的动乱已接近尾声。他说,父母亲在文革中吃了不少苦头,但他们总是乐观向上,对往事从不提及。“我父母那一代人就没有我们这样的好机会,”他说。时至今日,自己的生活仍很节俭,几乎到了清心寡欲的地步。

  如今,很多新近毕业于美国顶尖大学的中国学生选择留在美国就业。唯一例外就是“princelings“————中国统治精英阶层的子女,他们除了回国之外,别无选择。移居海外的年轻中国人开始用美国人的眼光看待自己的祖国。他们看到了国内的环境污染、政治贪腐以及缺乏言论自由,担心回到国内后难以适应。

  但张磊说自己一直清楚有朝一日会返回国内。“我于2005年回国,”他补充道。从耶鲁毕业后,他就职于华盛顿的一家新兴市场对冲基金。“我当时就知道中国即将雄起,整个国家焕发勃勃生机,每个人都能发大财。国内涌现了众多朝气蓬勃的创业者与高科技创业公司。“一回到国内,史文森就从耶鲁投资基金拨出2000万美元起动基金,帮助他创办高瓴资本公司,随后又追加了1000万美元。”

本文导航
  • 第1页:高瓴资本张磊成为百亿先生
  • 第2页:百亿先生的投资秘笈
  • 第3页:张磊的个人资料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标签:耶鲁大学高瓴资本集团张磊
相关阅读

声明

2017-05-09

陈漫手里的相机住着妖精

2016-05-26

罗永浩锤子手机还能够继续“情怀”下去吗?

2015-07-13
热门视频
卫生纸一定要扔进马桶冲走
精致又浓郁的豚骨汤拉面
德古拉婉儿千里取人首级
首艘国产航母第四次海试
精彩专题
胸器逼人的女星大秀事业线
张馨予性感火辣写真盘点
盘点娱乐圈人设崩塌的明星
盘点女神们的黑历史
热点推荐
马化腾美女高管出井伸之复旦理工男罗玉凤吴海雷军吕传伟林斌计伏彩瑞程维周鸿祎王迅汤兴李开复李明俊寇祖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