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永福创业经历(3)
俞永福创业经历
俞永福创业经历
1999年大学毕业后,俞永福先是南下深圳进入证券行业。三年后,他作为创业员工加盟联想投资,负责电信、新媒体、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领域的投资工作,因为业绩卓越,他在6年的时间内迅速从投资经理擢升为副总裁。
不过俞永福内心却不想总坐在“副驾驶”的位子上,希望有朝一日亲自体验驾驶的感觉。“做了5年多的风险投资,在岸上看了那么多创业公司的起起伏伏,自己心里也想趁着年轻跳下去折腾一把。
俞永福回想自己当年的不安分,至今还有些激动。当时俞永福很看好移动互联网,正帮助UC优视的两位创始人梁捷和何小鹏争取联想投资100万美元的投资。不过,2006年11月20日,这项投资在联想投资的决策会议上以一票的差距失败。
俞永福把这消息告诉梁捷和何小鹏时,两人半天没说话。“永福,你愿不愿意加入我们一起干?”突然,何小鹏抬起了头认真地问俞永福。“我当时很意外,同时也很惊喜,因为可能我有新的创业机会了,我有一种发自内心的高兴和释然。”于是,俞永福当场就点头答应了。
“我这个投资人脱掉了西装真正第一次下水游泳。”俞永福说,以前做投资人的时候,永远是站在岸上看别人游,真正自己带领团队的时候才发现一大堆的难题摆在他面前。
作为优秀的团队带头人,俞永福先生在过去两年时间里,成功领导了UC优视公司在业务 模式、公司管理、团队
建设和资本运 作层面的变革,使得公司在战略规划、企业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市场经营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在他的推动下,UC优视公司继2007年获得晨兴投资、联创策源的投资后,又于2009年6月再度获得阿里巴巴集团、晨兴投资、联创策源三家机构的战略投资,为UC优视进一步保持在移动互联网市场的领导地位奠定了基础。
国际化标兵
2011年11月9日,UC公司的印度平台正式开始运行,在此之前,UC浏览器已经遍及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俄罗斯、印尼等新兴市场发展迅速成长,在印度更拿下20%的市场份额。
俞永福认为,现阶段海外移动互联网市场处在快速发展的初级阶段,存在野蛮开荒的机会,“冲锋战”能抢到地盘。如果再等几年,海外市场很快会被列强瓜分,那时要成事,就必须阵地战,打硬仗了。
两年前,UC公司准备做国际化市场,首先俞永福先组建了一支有经验的团队。他告诉记者,这些人多数来自华为、中兴的国际团队,有很丰富的国际化运营经验。
随后,俞永福带领团队做了非常详细的市场考查:一、用户是谁?二、终端产品是什么?三、运营商是否控制终端?四、用户的使用习惯。五、在那个市场有没有成功的国外公司?
关于每一条,整个团队都做了仔细的考查与分析,最后得出三个结论:一是走华为路线,先打新兴市场,后做发达市场;二是要纵向国际化,而不是平衡国际化,深入、本地化地一个一个攻破重点市场,而不是同时推进;三是分空军、陆军两个阶段作战,即首先通过互联网试探市场,如果得到一定数量用户的认可,再在该地区建立正式的办事处。
UC印度平台正是在这样的思路下成立的:首先将目标放在跟中国市场相似、但又落后于中国市场的印度。在印度,诺基亚是第一大手机品牌,运营商不能控制终端,手机通过零售渠道销售。这些都与中国市场特性相似。于是UC通过互联网将产品“空投”到印度,并通过与当地企业的合作来推广产品。很快UC浏览器在印度的用户数量就过了千万。在空军作战阶段取得胜利之后,UC开始推进在印度的“陆军”作战,招兵买马,建分公司,大力推进全产业链的合作。
在印度办公室落成的那天,俞永福是第一次来到印度。但因为空军已经打下基础,他对印度的市场很有信心:希望能在2015年之前,使UC浏览器在印度的用户达到一亿。另据了解,目前UC还在俄罗斯、印度尼西亚等新兴市场开始布局。
“我们在国际化方面比腾讯、百度、新浪走得快,是所有中国互联网企业里走得最快的。”从创业至今,有两件令俞永福最高兴的事:一是市场份额第一;二是打破了中国互联网企业无法走出国门的困局。
第1页:UC助力阿里移动化和国际化 第2页:俞永福个人资料 第3页:俞永福创业经历 第4页:UC优视公司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