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伤脸 缝200针险要人命
由于空气质量不断下降,各种雾霾天气困扰着人们的出行。因此,口罩对于出行者来说成为了一件必备的工具,但是市场上一些不合法的口罩生产商生产的口罩却是让人触目惊心。因为就在前几日,就出现了一起口罩伤脸事件。
口罩伤脸
事故回放
小伙摔倒后被口罩里的金属条刺伤
昨天上午,现代快报记者见到了已经上班的小朱。由于伤口尚未痊愈,他仍戴着大口罩。
小朱告诉记者,3月27日晚上9点多,他从工地骑车回家,经过江宁东麒路时,电动车被一个缺了井盖的雨水井卡住,他一下子摔倒在地。
这一跤让小朱大吃苦头。为了防雾霾,骑车时他戴了一个口罩,摔倒后,口罩里的鼻夹金属条刺入面部。
当时,他从地上爬起来,摸摸嘴巴,全是血,但感觉不是很痛。他就扶起电动车,用餐巾纸捂着嘴,独自来到江宁人民医院。医生检查后告诉他,“你伤得不轻,这里治不了,赶紧去专业的南京市口腔医院。”
等小朱打的来到口腔医院,已是次日凌晨一点了。看到小朱,医生吃了一惊,原来,他的脸上血肉模糊,伴有多处不规则的伤口。医生分析,小朱从电动车上摔下时,面部朝下,力量大,鼻翼两侧的金属条在外力作用下,将他脸部多处部位刺伤。随后,小朱被推上手术台,缝了差不多200针。
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二病区主治医师王育新介绍,小朱面部多处挫裂伤,从右侧鼻下绕鼻小柱至左侧鼻翼,延伸至鼻翼旁1.5厘米为挫裂伤;口内牙龈撕裂;颏部有一个8厘米直线形伤口;下唇唇缘至颌部,呈Y形挫裂伤。手术后,小朱转入病区进行抗炎消肿治疗,住了5天才出院。医生告诉他,要半年时间,脸上的疤痕才会消去一些。
昨天,小朱告诉记者,“肇事”口罩是同事从网上买的,每个3元,转给他10个。记者看到,这种N95口罩上面用中英文标注了品牌、型号:“符合中国GB2626-2006 KN95及澳洲/新西兰1716 P1标准”。口罩的上边沿有一段近9厘米长的银色金属条,边角处较粗糙,摸上去有刀割感。
这只口罩是哪儿生产的?厂家叫什么名字?小朱一头雾水地说,“口罩上没标注,我也不知道,几块钱的东西,买来就戴了,哪想到会出这样的事。”
口罩的安全关系着人民的日常生活,这需要有关部门做好质量曝光。同时,居民在购买口罩时,还是要注意生产商标志,不要为了贪图小便宜,而导致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