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将投5万亿治理大气 必将损失一批污染企业
北京污染问题一直是人们非常关心的问题之一,身为一个大都市却处处布满灰尘,这不仅仅是国际形象问题,更多是民众的生活受到了严重的干扰。而最近,这个问题也即将被考虑首要解决。
据透露,北京将作为全国表率,狠心下大力气治理大气污染。未来5年内,每年或将投掷近万亿元,只为将北京的细颗粒物年均浓度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左右。根据《实施细则》,北京投掷5万亿治理大气,钢铁水泥项目将不再获得审批,或成为打击最大的行业。
大部分网友表示:北京豪掷重金治理大气,出发点是好的,不过,能否起到切实的效果,还有待事实说话。
此外,不少网友表示,因工业污染,导致整个北京经济圈都深受污染,所以,希望治理大气不仅仅局限在首都北京市内,而应该把范围扩大到整个北京经济圈这个大范围上。
在治理大气上,北京作为首都,起了表率在先,那么其他的大城市呢?诸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等大城市,其污染程度应该不亚于北京,能否在治理大气上,下决心,成大事,很多网友表示了重大的期望。
此外,除了大城市外,实际上,中国的大气污染已经成为城市普遍现象,那些重工业区域的城市,又将如何作为?
据第一财经日报的报道,按照环境保护部、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能源局日前联合印发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细则》,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要提前一年完成国家下达的“十二五”落后产能淘汰任务,严格产业和环境准入,通过实施六项重点任务,以切实改善空气质量。
《实施细则》提出,5年以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空气质量明显好转,重污染天气较大幅度减少;之后,再过5年或更长时间,这一地区将逐步消除重污染天气,空气质量得以全面改善。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山东省)是我国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区域。在环保部发布的8月份重点区域和74个城市空气质量状况公告中,空气质量较差的前10位城市中,除西安外,其余都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该地区,电力、钢铁、水泥、有色等企业是最主要的排放源。
根据《实施细则》,今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不得审批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等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新增产能项目。
想要保护环境,损失一批重污染的项目是必不可少的,环境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存环境,发展再好,失去了环境就等于失去了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