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子怡古装剧首秀,被“少女感”绊住的尴尬
这两天又又又又有大剧开播了。
没错,就是这部由影后章子怡首次“触电”的古装剧《上阳赋》。
有一说一,这部剧2018年拍完,搁置了两年,名字也从《帝王业》改名《帝凰业》,然后又改成《江山故人》,最后定为《上阳赋》,可以想见这条播出路有多难走。
如果再算上这部剧最初启动和拍摄的时间,这部剧至今已有4年的时间。也难怪最近回应开播热点的微博里,章子怡也暗暗吐槽,自己拍这部剧时是38岁,而等到播出,下个月她就42岁了。
经过四年漫长的等待这部剧终于开播,自然也能想见,当初这部剧制作时的市场偏好,已与今时今日大有不同。
比如,来来回回更改的剧名,就映射出国内古装剧从大女主剧扎堆,到大女主剧ip重复、权谋剧又受限有关。在《上阳赋》没有播出的两年里,同类题材已经先后播出了《独孤皇后》《如懿传》《天盛长歌》,以及最近的《燕云台》。
播出的效果也是一部不如一部,最近这部《燕云台》都没有在各种热门奖项榜单中都“失踪”。
而受到章子怡吐槽的“少女感”营销,也在这几年的大女主古装剧中成为众矢之的。就连历来有演技护体的男演员张鲁一,也刚刚在《大秦赋》中翻车。
这次《上阳赋》开播被吐槽,也不光因为38岁的章子怡出演了15岁的少女强行装嫩,还有《上阳赋》演员全体年龄偏大的bug。
像年过四十的左小青,同样出演了十几岁的少女;66岁的赵雅芝,扮演的是四十几岁的中年妇女;哪怕是章子怡身边的婢女,也都是已经有娃的三十加中年女演员刘芸扮演。
除了唯一一个演了符合自己年龄的”70后”演员于和伟,整个剧组全员“超龄”,确实给人一定的违和感。
给人的整体感觉,就是国产影视剧演员整体断层,也难怪有观众在弹幕中吐槽,“这部剧的演员直观地反映了我国人口的老龄化问题”……
哪怕演员们的演技其实全员在线,但是这种年龄感总是给人带来一种观剧的隔阂感。比如,看着影后章女士做这个少女俏皮的表情、动作,说不尴尬是不可能的。
再比如,章子怡饰演的阿妩明明与皇帝是舅舅和外甥女,但是这亲密互动还是让人莫名看出了cp感。
而剧中阿妩和自己的官配cp三皇子子澹之间,则是看上去毫无感情互动,莫名的互动更是让人尬到能抠出三室一厅。
至于子澹的选角,也让不少原著粉表示难以接受。中国台湾演员杨祐宁在隔壁《流金岁月》的主角人设还算贴切,到了古装剧里就莫名其妙地不帅了,和原著的“白月光”人设也是很有点距离。
这里可能也有一部分妆化的锅要背,毕竟又是习惯一切“梳平”的张叔平来做的造型设计。
四年前的舞美服装设计,也有一些现在看上去过时的设计。比如厚重背景中莫名其妙出现的高饱和度色彩,时不时出现的“蒂芙尼蓝”点缀,还有这妆似维密的大翅膀。
有时候审美落后都还能忍,《上阳赋》目前暴露出来更致命的问题,来自于叙事。
整个故事讲述的还是传统大女主剧框架下的宫廷叙事,该剧改编自寐语者小说《帝王业》,讲述的是宫廷贵族王氏女王儇和士族将军萧綦历经朝政纷争,携手创家国、定天下的故事。
章子怡所饰演的王儇,身上背负着“得王氏女得天下”的皇后使命,听上去就和《独孤皇后》的设定相似。而出身士族,凭借军功封王的萧綦与王儇因政治联姻结缘,“先婚后爱”的模式又和很多大女主剧相似。
剧情里稍微还算有点意思的宫廷政治斗争,如太子与其他皇子的纷争,相权与皇权的博弈,以及各种坐山观虎斗的权谋,又有《琅琊榜》的痕迹。
根据目前的剧情走向,萧綦以政治清流的形态出现,将彻底打破大成王朝固有的权势结构,而王儇随后被感召,成为新的权力结构的改革者。
从大女主剧的创新来看,《上阳赋》试图打破大女主剧金手指的桎梏,开拓一种男女携手打天下的平衡模式。这一定程度上是基于大女主模式过于泛滥进行的改造,但这种改造本身是基于“女主剧+权谋剧”的核心来做的比例调整。人物的发展路径依然是金手指大开,政治斗争也是基于简单的上层派系斗争,并没有多少真正深刻的改变。
对于如今的观众来说,60集的长度或许也有些劝退。尽管目前刚刚6集,已经实现了权力的更迭,在古装剧的成长戏码中算是加速了,但是后续50集的长度里,人物还能实现怎样的转变,能否真正演出章子怡戏路中的悲凉底色,才是这部剧不会成为章娘娘败绩的关键。
来源:艺绽公众号 作者: 李夏至
流程编辑:tf022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