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人评国剧:“泰囧”国际范 “西游”看不懂
□彼得·休伊特
近年来中国的影视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很多影视大片都顺利的走出了过门,进入了国际市场,但是洋人对中国的一些热门影片怎样评价呢?
12年前的2001年第五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英国导演彼得·休伊特导演的《反托拉斯行动》一举夺得了最佳电影和最佳导演奖,只是当时的他毫不知情。时隔多年,他终于造访上海,筹备他执导的中文影片《求爱通告》。接受晨报记者独家专访时,彼得·休伊特表示将于6月重回上海开机拍摄,恰逢第1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举行,他要补说“谢谢”,并玩了个英式幽默:“只要电影节发话,要我端茶都行。”彼得还点评了《西游·降魔篇》、《泰囧》、《北京遇西雅图》等时下中国热片。在中国电影谋求“走出去”的当下,他的观影视角值得参考。
拍华语片只管讲个好故事
彼得·休伊特对多数中国观众来说或许稍显陌生,但说起《憨豆特工》、《滑动门》,不少人会有印象。其实,彼得·休伊特不仅是导演,还身兼编剧、演员、制片人等多重身份。问到他个人最喜欢的头衔时,彼得想了好一会儿,依然难以取舍,“一个制片人朋友曾和我说,你是个很好的导演,但你表演起来更自然。我想他也许是对的,表演对我来说毫无障碍,是我最自然的情感流露。”
除了身份多,彼得还特别能闯荡,去过不少国家拍片。《求爱通告》是他首度挑战非英语片。“我确实是个喜欢冒险的人”,彼得认为,不管在哪儿,在他的导演工作流程中,最重要的三个人是:美术指导、第一副导演、摄影师。“只要我和他们的交流能够完全无障碍就行,所幸现在这部电影中为我配备的这三个人都是非常优秀的双语人才。”
《求爱通告》绝大部分的对白都是中文,却请了个“洋和尚”。“很多人问我,你怎么去把握中国观众的口味。我进行了思考,觉得这算不上问题,我需要用我的方式诚恳地讲好一个故事。制片方请我来,看重的正是我不同于中国导演的地方,希望我拍出一个不仅能被中国观众接受,而且能被全世界更大范围观众接受的电影。”
想对上海电影节补声“谢谢”
回忆自己印象深刻的作品,彼得透露了一件发生在他和上海电影节之间的美好“乌龙”。“《反托拉斯行动》让我遇到了我现在的妻子。而且,我还拿到了上海电影节的最佳导演奖。但当时我什么都不知道,自然也没能去领奖,可能是电影公司报的名,直到奖杯拿到后才通知了我。”没想到,如今他来上海拍片再续前缘,“我想这是个机会,让我对上海电影节补说一声‘谢谢’。”听说6月开机的时候,正值上海电影节举行,他还幽默地表示乐意效力,“只要他们发话,我端茶都行。”
同时,彼得也介绍自己对中国电影并不陌生,对李安、王家卫、陈凯歌的电影都颇有好感。这次他还密集地观看了时下中国的几部热门电影。记者很好奇他的英国电影导演视角,彼得很大方地点评称:“《泰囧》把背景换一下,就好像是另外一部《宿醉》,它的元素相当国际化。《北京遇上西雅图》也让我很惊喜,它完全不同于我此前印象中那种主要讲述功夫、武侠、抗战的中国电影,我看起来没有一点障碍,整个故事、风格放在任何国家都没问题。《西游·降魔篇》,说实话,我小时候看过《西游记》这本书,但这部电影我还是没有完全看明白,影片中的很多地方我并不知道它在表达什么、为什么这么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