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诺奖演说褒贬不一 外媒给出高评价(2)
演讲结束听众起立鼓掌长达一分钟
莫言夫妇在诺贝尔文学奖委员会前主席谢尔·普尔斯马克的陪同下步入会场,嘉宾们热情地起立鼓掌。在掌声中,普尔斯马克给莫言献上一束鲜花后,率先走向讲台表达对莫言的欢迎。
莫言演讲开始前说:“瑞典文学院常务秘书的夫人生了一个小女孩儿,这是一个美丽故事的开端。”对新生命诞生的祝贺开启了莫言此次文学讲座的内容。
在长久热烈的掌声中,莫言结束了与自己创作有渊源的事与人的故事。结束时,莫言再一次向鼓掌的听众深深鞠躬,表达谢意。演讲结束后,嘉宾都被莫言的故事感动,听众集体起立鼓掌长达一分钟。
外媒评价简简单单,却透彻心扉
尽管瑞典和中国有7个小时的时差,还是有不少人熬夜守在网上观看了莫言的演讲。莫言的瑞典首场诺贝尔奖精彩演讲,获得了瑞典文学院院士及全球众多媒体高度好评。
哥伦比亚新闻网站的记者评价说:“一个个不同的故事,都彰显着获奖者的性情与傲骨。今天,莫言则用了一种最为平实的方式,叙述了自己成为‘讲故事的人’的历程,简简单单,却透彻心扉。”在魔幻现实主义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故乡——哥伦比亚,人们对莫言这位东方的魔幻现实主义作家”不吝赞美之词:“文笔上如此浓墨重彩的莫言,却用质朴得有些让人意外的故事去讲述自己。蕴含他对这些年跌宕生活的感悟。”
莫言:文学创作须独断专行
1、20多年农村生活经验是文学的富矿。莫言回忆道,他起初的创作之路并不平坦,因为他没有意识到自己“二十多年的农村生活经验是文学的富矿。
2、作家影响作家根本在灵魂深处的相似。“我必须承认,在创建我的文学领地“高密东北乡”的过程中,美国的威廉·福克纳和哥伦比亚的加西亚·马尔克斯给了我重要启发。我对他们的阅读并不认真,但他们开天辟地的豪迈精神激励了我,使我明白了一个作家必须要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地方。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应该谦卑退让,但在文学创作中,必须颐指气使,独断专行。我追随在这两位大师身后两年,即意识到,必须尽快地逃离他们。”
3、创作必须和个人经验相结合。“无论是起源于梦境还是发端于现实,最后都必须和个人的经验相结合,才有可能变成一部具有鲜明个性的,用无数生动细节塑造出典型人物的,语言丰富多彩,结构匠心独运的文学作品。”
4、小说家写作必须站在人的立场上。“小说家是社会中人,他自然有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但小说家在写作时,必须站在人的立场上,把所有的人都当做人来写。只有这样,文学才能发端事件但超越事件,关心政治但大于政治。”言说他
麦家:小说家会讲故事很重要
●麦家(作家,茅盾文学奖获得者):“莫言演讲的题目是《讲故事的人》,他表示自己作为小说家,就是一个讲故事的人。光是听到这个议题,我就非常非常喜欢。莫言的演讲能以‘讲故事’为题,强调小说家讲好故事的重要性,实在是非常有见地!在各种娱乐形式百花齐放的当下,小说如果光靠语言魅力‘打天下’,其状况将是岌岌可危。”
●刘慈欣(作家,“华语科幻第一人”):“我对莫言演讲中提到的《透明的红萝卜》小说的喜欢,已经不是简单的‘喜欢’一词可以形容到位的。小说中的主人公小男孩在贫乏、封闭的环境中无处发泄,从而迸发出一种超常的想象力,这种深刻的人生体验,我本人也曾经有过。”
●蔡骏(2012第七届中国作家富豪榜上榜作家)“最强烈的感受是:真实。他讲述的每一个细节都显得诚恳动人,而不是以高高在上的态度发表一些空话、大话。而莫言在文中对自己的母亲对自己人生意义的讲述,尤为让我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