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遭好友偷改志愿导致落榜 对方称:都是为了她好
在暑假,经历过一路奋战的高三考生在家焦急地等待着那一封封录取通知书的到来。它们不仅是对过往三年的一个肯定,更是象征着钥匙,学生们拿着它,才能打开通往人生新的阶段的大门。
杭州临安的小兰同学为了考上自己梦寐以求的中国传媒大学的表演专业,已经经过了漫长而又艰辛的复读岁月。然而,随着身边的,甚至排名在自己后面的同学都陆续收到了录取通知书,小兰同学的心里开始焦急。
她来到杭州招生办查看,却发现自己的志愿被人恶意篡改,经调查表明,嫌疑人竟是昔日同窗小柯。
铁窗后的小柯同学留着眼泪,声称自己这一行为完全是为了小兰:“我是为她好,以她的能力上这个大学真的太可惜了,我希望她这次录取不了再高复一年,可以上更好的大学。”
这个理由蹩脚得让人嗤之以鼻。作为一个完全有处事能力的成年人应该明白恶意篡改他人高考志愿所带来的后果的严重性。这不是简简单单的一句为了她好就可以抹掉的犯罪行径。另外,每个人的人生道路都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由自己选择。作为同窗好友,若是对于同学的选择存在异议,应该保持尊重的态度,或者完全可以通过正面沟通的方式解决,偷偷获取他人资料,恶意篡改他人志愿,甚至说出了“希望她录取不了,再读一年,可以上更好的大学。”的荒唐言论,冠冕堂皇得令人发笑。
我们不愿意以“阴谋论”来给小柯同学这一行为定性,但是我也“向来不惮以最大的恶意揣测中国人”,我看到的是恶意篡改背后的居心叵测。
一句“我是为了你好”似乎就能把所有的指责扼杀在喉咙口,让人恍惚觉得这是用错了方法的爱。但是那些裹挟着爱的名义的干涉与侵犯是比恶更可怖的存在。
小柯的爷爷向法官写去了道歉信,信中我们了解到小柯家境贫寒,父亲在其七岁时车祸去世,母亲改嫁。从小表示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爷爷奶奶眼中的小柯懂事,上进。老人们含辛茹苦剩下的是去医院看病的钱,供孩子读书。
事发后,小柯被刑事拘留。事关两个孩子的前途,法官不敢有任何的懈怠,她研究类似案例,去招生办寻求事件的解决方案……最终,小柯向小兰道歉并获得了原谅,小兰也收到了录取通知书,圆了自己的大学梦。
事件的最后,小兰收到了理想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小柯也了法律允许范围内得到了谅解,获得了最轻的惩罚,这看上去似乎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但是,他人在掌握一定的信息后便能随意篡改重要信息,这也从侧面说明了高考志愿填报系统的安全性存在着一定的漏洞,亟待解决。而因为对他人选择的不满便恶意篡改的行为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对于学生思想的教育问题也将早日被提上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