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全国空气质量状况 数据造假的临汾排名倒第一!
8月14日,生态环境部对外发布了2018年7月和1-7月全国城市空气质量状况排名。封面新闻记者注意到,在参与排名的169个城市中,前不久因空气监测数据造假而被约谈的山西临汾排名倒数第一。
生态环境部发布的数据显现,本年1–7月,169城市中临汾、邢台、石家庄等20个城市空气质量相对较差;海口、黄山、拉萨等20个城市空气质量相对较好。
空气质量检测
本年3月底,生态环境部安排查看发现,临汾市6个国控空气主动监测站部分监测数据反常,采样系统遭到人为搅扰,并在查实有关状况后依法移交公安部。2018年4月11日,公安部将案子移交山西省公安机关。山西省敏捷安排侦破,捕获16名犯罪嫌疑人,并依法移交起诉。经查询,临汾市环保局原局长张文清授意局作业室主任张烨和监测站聘用人员张永鹏,安排指派许冬等人故意实施损坏环境空气主动监测数据行为。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张永鹏安排人员经过阻塞采样头、向监测设备浇水等方式,对全市6个国控空气主动监测站实施搅扰近百次,导致监测数据严峻失真达53次。
空气质量
2018年5月30日,晋中市榆次区人民法院以“损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对涉案16人作出判定:主犯张文清被判处有期徒刑两年;主犯张烨、张永鹏别离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8月6日上午,针对环境空气主动监测数据造假问题,当日,生态环境部联合山西省政府对临汾市政府首要负责同志进行了约谈。约谈认为,临汾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造假是一同有安排、有预谋的故意犯罪行为。
空气质量
临汾市长刘予强在约谈会上表明,诚实承受约谈,将痛定思痛,罗致经验,深刻反思,狠抓整改,保证大气污染管理作业落到实处,以实实在在的作业成效实现承诺,取信于民。封面新闻记者注意到,自本年以来,汾渭平原被列为大气污染防治要点区域。7月22日,生态环境部初次在全国空气质量通报中增加了汾渭平原的空气质量数据。依据环境部发布的数据,汾渭平原11个城市7月均匀优秀天数份额为66.9%,同比上升24.4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3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0%。1–7月,均匀优秀天数份额为51.1%,同比上升2.7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6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8.8%。
全国空气质量排名部分
另外,数据显现,2018年7月,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均匀优秀天数份额为87.7%,同比上升5.1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2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4.8%。1–7月,均匀优秀天数份额为78.8%,同比上升1.8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4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