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得主齐聚崔各庄 国人科研太过急功近利
八月十日,在崔各庄来个六位诺贝尔奖得主,他们是来出席“诺奖成果转化高峰论坛”的,分享他们在自己的研究方向所作出的最新研究成果,并积极成果落地,转化为实际生产。这个论坛将在崔各庄设立永久地址,在诺奖得主的讲话中,他们说中国人对诺奖的获得存在认知误区,国人太过急功近利,这种氛围反而不适合科学研究。
科学家中村修二认为日本在1990年以后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政府给研究人员很多的研究经费,研究氛围很宽松,这造成了日本当时的科研成果很多。他还说到“如今中国经济飞速增长,研究经费也充足,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会在未来登上诺贝尔奖的领奖台。”
民众认为做科研就是给钱一定要出成果,要获得诺贝尔奖。如果没有获得,就是对经费的浪费。岂知这样反而违反了科学本质,科学本身就是对未知的探索,如果都知道,那反而不合适了。
国人对于成果的急功近利已经到了发疯的程度,然而国外的科研工作者最爱说的一句就是“step by step”(一步接一步)。他们不会盲目的去做科学研究,德国人在这一点上是最强的。对于我国的科研,大家都是争着去发论文,而不是潜心地搞研究,然而对普通民众来说,他们却一点都没有热情,甚至连基本的一些科学原理都不懂。在这一点上,日本就做得很好。日本比中国多的不是诺贝尔奖得主的数量,日本在科技的创新性方面比中国要强上很多。对于我国的科研领域,要想实现突破以及追赶,仅仅依靠科研工作者的研究还是不足够的,还要提高全民的科研热情。
诺奖得主齐聚崔各庄,我们一方面感到开心,因为我们可以获得研究方向上的最高成果,享受到最新的信息。但同时我们要看到,我们与世界的差距,在一些比较前沿的研究上还远远赶不上他们的脚步,我国的诺奖获得者还是寥寥无几。我们更应该反思,在中国经济发展如此之快,设备条件也越来越好的今天,是什么造成了这样的局面。还是国人太过于急功近利,没有潜下心来做科研的的氛围,造成了现在这样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