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病毒来袭! 预防流感从此刻开始
最近,由于气温低冬季天气干燥,冬季流感病毒来势汹汹。很多身体抵抗能力差的朋友可能已经中招,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整理一些流感病毒侵袭时需要注意的要点。预防流感从此刻开始。
今冬流感病毒复杂 注意防范交叉感染
儿童流感
据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监测结果显示,近期流感活动度呈现上升趋势,并出现乙型流感病毒、甲型H3N2亚型流感病毒和甲型H1N1流感病毒共同流行的情况。尤其是2017年12月份以来,医疗机构报告的儿童病例数上升幅度较为明显,大部分出现在小学一、二年级和幼儿园。
“今年多种流感亚型共同流行,即使接种了流感疫苗也很难全面防护。”首儿所呼吸内科主任曹玲介绍,今年除了流感病毒流行多样外,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支原体感染、诺如病毒感染的患儿也很多,容易出现多种病毒同时感染、反复感染的情况,导致今冬患儿数量增多,病情较重。
曹玲提示,有不少患儿在医院就诊时出现了交叉感染,家长发现孩子发烧,如果病情不是很重,可以先在家观察,并用清热解毒的药物降温,不必急于到医院。
“发现孩子发烧可以先密切观察,如果精神状态较好,吃饭、玩耍正常,就可以不必着急去医院;如果精神状况较差,不吃东西,甚至出现呼吸困难,就要抓紧就医。”曹玲提醒家长,发烧本身是种身体的防御机制,有助于对抗病毒,发烧后不应该立刻用退烧药降温,退烧药只能起到缓解症状的作用,对治疗病原菌没什么帮助,同时,3个月以内的患儿不能随意吃退烧药。
罗毅表示,医院允许一名家长陪护住院患儿,但仍经常出现多人陪护的情况。罗毅提示,多人陪护没有必要,尤其在当下流感高发季节,过多人员共处一室会增加孩子交叉感染烦的可能性,大人也容易感染患病。
应对就诊高峰 增加号源开设“爱心门诊”
医院
据介绍,2017年11月1日至12月26日,首儿所门急诊人次为37.7万,与2017年9月1日至10月26日相比,增长23%,其中急诊增加53%,呼吸内科门诊增长了25%,感染科门诊增加了103%,内科综合门诊增加43%。
据了解,为应对就诊高峰,首儿所在各科号源上浮10%的基础上,增加出诊医师数量。根据门诊量波动情况,每天下午加派1—2名内科系统医师出诊,安排内科住院总医师支援小夜班门诊。自2017年12月25日开始,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党员干部爱心门诊”,党员医生佩戴党徽出诊,时间为每天下午5点—7点,患者可按正常就诊流程挂号,有效缓解了内科、外科、耳鼻喉科的小夜班门诊以及急诊的压力。
“儿科本身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在流感高峰期给孩子看病压力更大,就要动员所有力量,采取非常规的应对措施,这虽然无法作为长效机制,但也是加快看病速度,守护孩子健康的应急措施。”刘中勋说。
当前流行的主要病毒型别主要是季节性B型流感病毒,近期校园流感暴发疫情增多,主要发生在小学。省卫计委提醒,目前正处流感活跃季,市民应做好个人防护,学校等集体单位则应提高警惕,积极采取措施预防和控制流感。
暴发疫情数高于往年同期
但流行水平总体仍在预期范围
流感病毒来袭
根据国家流感中心发布的信息,目前我国南、北方省份的流感活动均处于流行季节水平,且仍呈现持续上升趋势,目前检测到的流感病毒主要为B型。
从广东流感监测情况看,我省近期报告的流感暴发疫情起数确实高于既往5年同期水平,其中多数为B型流感导致,占九成以上,且B(Yamagata)型居多。专家评估认为,当前我省正处于流感病毒亚型季节性流行的正常转换期,监测系统未发现流感病毒在传播力、疾病严重性和耐药性方面发生变异,流感病例临床表现以轻症为主,冬季以来未有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报告,全省流感流行水平总体仍在预期范围内,大家无需恐慌。
暴发场所均为学校
晨午检是疫情防控的重要措施
广东省疾控中心监测发现,我省秋冬季流感流行的病毒亚型从3-8月的A(H3N2)亚型转换至当前的B(Yamagata)型。疾控专家解释,B型流感病毒容易引起学校等集体单位暴发。从目前监测情况来看,我省流感暴发场所均在学校,且以小学为主,疫情占总数的比例接近八成,是疫情防控的重点场所。
省疾控中心专家强调,学校防控流感最重要的措施是落实每日的健康检查制度,在晨检午检中进行体温测量,发现老师和学生发热,应让其戴口罩并及时就医、居家休息。同时要落实因病缺勤及病因登记追踪制度,当学校出现流感聚集性疫情时,要及时报告当地卫生计生部门和疾控中心,及时科学处置。
此外,疾控专家还提醒,学校应搞好环境卫生,包括:学习、工作、生活场所要加强通风,保持空气流通;保持厕所卫生,配备洗手液;定期清理垃圾。
学校
广东省疾控中心监测发现,我省秋冬季流感流行的病毒亚型从3-8月的A(H3N2)亚型转换至当前的B(Yamagata)型。疾控专家解释,B型流感病毒容易引起学校等集体单位暴发。从目前监测情况来看,我省流感暴发场所均在学校,且以小学为主,疫情占总数的比例接近八成,是疫情防控的重点场所。